一个
写下这篇文章我也很痛苦。
基本上我和自己打了很久,然后就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。
和自己面对面几乎是血淋淋的。
当然也会血淋淋的指向别人,不然我心理会严重不平衡吧?
所以光靠自己看是不够的,我就写出来给大家看。
二
去年飞了近20万公里,——。你知道,我的职业是大学老师,应该安静地躲在象牙塔里,而不是任何公司的CXO。
当一个朋友在知乎上回答“魏武挥是个什么样的人”时,他说:他不是在开会,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。
这个回答,以及其他内容,从这些其他内容可以推断出这个朋友是善良积极的。
这个我自己也挺自豪的。一方面,我的导航已经打败了99%的用户。另一方面,我称自己为“新传播学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小讲师”。
小字表示等级低(不是年龄小)。在新闻传播圈里,教授和导师比我受欢迎,但讲师没有我受欢迎。
所以叫最红讲师。
三
去年年底,像往常一样,年底有很多公司。
去了个论坛。
其中一个论坛参与者有一个多年的朋友。他因为一系列的张文而在网上出名。让我叫他h。
论坛主办方照例会介绍嘉宾。在介绍这位H先生时,他用的是标题:互联网红人。
h很苦恼。晚上在他房间和他聊天,能感觉到他对这四个字的厌恶。
当时,他也是一家著名公司的职业经理。
他的生活很富裕,一点也不缺钱。现在,我还有一些投资,称自己为天使投资人也是可以的。
但实际上被定义为“网络红人”,和芙蓉姐姐、天仙姐姐几乎一个风格。
我能理解他的不悦。
就像我讨厌被称为“知名自媒体人”一样。
在我的语境中,知名博客比知名自媒体人要好。
因为参加各种会议,需要写一篇自我介绍。我从来不写:魏武挥,知名自媒体人。
这六个字的真正含义是:网络名人。
四
和互联网混了十几年了。在我的视野里,红紫网还挺多的。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红转紫然后死去。
网络名人是一个只有几年的职业,——,甚至不是几年。
网络名人永生不死的唯一可能,就是他能有分量地得到足够多的作品。
作品,这两个字很重要。对于网络名人来说,电影电视剧都可以算。但是足够的重量。参加什么产品发布会,唱一首别人唱的歌,跳一曲自己创作的舞,真的不算。
对于一个自媒体人来说,一篇文章算不算作品?
五
我在微信上和一个科技媒体的创始人聊了很久。
最近谈了一些媒体自称是连接创业者和投资者的产品。
我说,这是转型。
因为,只是发表文章太轻了。
以前有媒体做过很重的文章,甚至足以引起某个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当然是一部作品,改变了行业。到这种程度,除非是作品,否则什么都不能称之为作品。
但是今天,这样的文章越来越少了。
以互联网的速度和即时性,很难允许媒体做这样的文章。
这几年很少有那些人推出自己颠覆行业的文章。
几乎可以说,文章堆砌的媒体就是没有作品的媒体。
是“机构在线名人”。
六
有两个广为人知的所谓自媒体,一个我叫W,一个我叫l。
l最近经常有人指责它盗版。在我看来,有三种情况。
投诉成立与否不是我想讨论的。
我想的是,为什么会这样?
是不是干到会用别人的内容,有的吃起来很丑?
w是很久没做的自媒体,甚至可以说是微信公众号红利末期进来的。
然而W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财经作家。“看着你的书长大”对很多人来说真的是这样,比如对我来说也是这样。
w人脉很广,因为写财经这么多年。他一方面公开批评互联网巨头不学习,另一方面也能在官方号上获得强大的特权。比如他那个会做图文链接的服务号,每天都能推送文章。
w还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出版公司,出版过有影响力的财经书籍。
w冲进这个圈子,
说实话,一开始很多人都不认识他。真的,我在班里问过,这些90后大学生几乎没有一个人听说过他的名字。
但是很快,它就席卷了四面八方。
我私下叹了口气,这么多年的积累和沉淀,真的不是白来的。
七
芙蓉姐姐想当……嗯,就用个赵薇吧。很难。
赵薇想当芙蓉姐姐,就是.高维低维,而且很容易。
其实赵薇是个有作品的红人。
纯网络名人不是积累的,也不是沉淀的。
依靠短文和耸人听闻的标题,这种纯粹的内容媒体与在线名人没有什么不同。
能做的就是在朋友圈刷一会人的屏幕。
>然后,
然后,就没有了。
八
我和这位科技媒体的创始人聊到,什么才叫一个媒体的积累?
我的看法是:可结构化的内容数据库,以及,某种供需的关系链。
这两样东西,是不怕盗版的。
所以我从来对媒体对自己的纯文章那么珍惜版权,不是很以为然的。
内容数据库和关系链,不仅难以盗版,还可以重复利用。
一篇文章?
呵呵,在互联网上的寿命,夸张点说,只有几分钟而已。
反正不会超过三天。
在这个市场上,有太多的机构媒体,已露“网红”之像。
自媒体,就越发了。
别人我不方便说,说自己总可以:比如我。
九
这个世界,永远都有网红。
所以,对于一个网红来说,最痛苦的事情就是:ta必须和前赴后继的网红争夺注意力。
这是和一个兵员源源不断的军团作战,必败无疑。
没有人可以一直撑下去。也没有任何机构,可以一直撑下去——有行政******的,例外。
唯一的方法是:有作品,厚重的作品。
以文字为生的人,大概也只有去搞书了。
而文字内容纯媒体,要么你能拿出来足以颠覆一个领域的文章,要么,乖乖地承认,这玩意儿,不值钱。
十
不要做网红。
在得意洋洋于十万加的时候,其实,网红的命运,是那么凄然。
无论是个人,还是机构。
【钛媒体专栏作者魏武挥,新媒体的观察者、实践者和批判者,目前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。微信公众帐号:itTalks.】